大阳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特征与探查策略

1 下载量 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82KB PDF 举报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特征及探查技术研究是一篇深入探讨煤矿安全的重要课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的复杂地质构造,往往隐藏着诸多潜在的灾害因素,如瓦斯、采空区、奥灰水、断层、陷落柱、封闭不良的钻孔以及导水裂缝带等。这些因素可能引发塌方、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严重安全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经济效益构成威胁。 该研究首先强调了隐蔽致灾因素作为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其特性在于其隐藏性和多样性,这使得常规的探测手段难以全面掌握其真实情况。针对大阳煤矿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作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有效的探查策略应当是地面普查与井下探测的有机结合。地面普查可以通过遥感、地质雷达等技术手段进行大面积的地质状况评估,而井下探测则能提供更为深入的局部信息,比如通过钻探和物探方法来揭示地下结构和异常区域。 研究结果显示,大阳煤矿存在多种隐蔽致灾因素,如瓦斯的分布与集中可能导致爆炸风险,采空区的存在可能引发地面塌陷或岩层垮塌,奥灰水可能引发透水事故,断层活动可能导致地震和地表位移,陷落柱可能导致井下空间突然垮塌,封闭不良的钻孔可能成为瓦斯通道,导水裂缝带则可能形成地下水渗透路径。 针对这些不同的隐蔽致灾因素,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包括定期监测瓦斯浓度,实施采空区治理,加固断层区巷道,对陷落柱进行早期预警,修复密封不良的钻孔,以及强化导水通道的管理。这些措施旨在通过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这篇研究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隐秘灾害隐患时,如何通过科学的探查技术和综合防控策略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运营。对于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