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框架基础:分离变化与不变,实现反向控制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1.15MB PPT 举报
"Android框架设计的基础原则以及Android Application Framework的简介" Android框架设计的核心原则包括变与不变分离和反向控制,这些原则对于构建稳定、可扩展的软件系统至关重要。 变与不变分离(Separate code that changes from the code that doesn’t.): 这一原则主张将不会改变的代码(通常是通用功能和核心逻辑)封装到抽象类中,而将可能变化的部分(具体实现和业务逻辑)放在应用类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抽象类被纳入框架,成为系统的基础,而应用类则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展。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得修改或添加新功能时对现有代码的影响减至最小。 反向控制(IoC: Inversion of Control): 反向控制是框架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在传统的编程中,通常是应用代码调用框架的接口。而在反向控制中,框架的抽象类反过来调用应用类的方法,从而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这一模式下,框架成为了软件执行的主导,应用类只需提供必要的实现。Template Method和Observer模式是实现反向控制的常见设计模式,它们允许框架在运行时动态地决定调用哪个应用类的方法。 Android Application Framework: Android Application Framework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不同于库(Library),框架是主动型API,通过回调机制来与应用程序交互。例如,在Android中,Activity的生命周期管理就是由框架负责的,当系统需要启动、暂停或恢复一个Activity时,会通过回调相应的方法通知应用。 Intent意图简介: Intent是Android中用于组件间通信的重要机制,它可以用来启动活动(Activity)、服务(Service)或广播接收器(Broadcast Receiver)。Intent包含了动作(Action)、数据(Data)、类别(Category)等信息,用于描述应用想要完成的操作。 IPC/Binder的结构: 在Android中,进程间通信(IPC)主要通过Binder机制实现。Binder是Android特有的轻量级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允许不同进程间的对象互相调用方法,如同在一个进程中一样。Binder是Android框架实现跨进程通信的基础,也是Android系统组件之间协同工作的桥梁。 Android框架中的设计模式: Android框架广泛运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Singleton)、工厂模式(Factory)、观察者模式(Observer)等,这些模式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框架,同时也提升了框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总结来说,Android框架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其遵循了变与不变分离和反向控制的原则,结合Intent和Binder机制,提供了强大的组件通信能力和可扩展性,使得开发者能够高效地构建Android应用程序。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对于深入Android开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