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软件复用开发环境模型:主动复用与层次抽象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44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复用开发环境总体模型",发表于1990年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第4期。作者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背景,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到编码和维护,采用逐级细化的线性模型,导致了被动复用的局限性,即软件在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其后续的复用可能性。 作者指出,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模式,它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旨在实现主动复用。这个模式强调软件的层次抽象和演化过程,通过分层结构来管理和复用代码,使得开发过程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对象特性变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除了代码本身,还结合了分析和设计的知识,这些知识提供了更高的抽象层次,有助于形成智能的软件复用环境。 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总体模型决策:指出了传统软件开发模型的局限性,即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过于机械,未充分考虑到复用的需求。作者提倡的总体模型则更加注重阶段间的动态联系,以便支持主动复用。 2. 面向对象方法的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被用来构建复用环境,强调类和对象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继承、封装和多态等特性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灵活性。 3. 层次抽象与演化过程:软件被分解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抽象级别,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层次间的复用和演化,减少对具体代码的修改。 4. 支持复用的环境配置和机制:文中简述了如何配置复用环境,例如使用抽象数据类型(ADT)和知识库来存储和管理复用的组件,以及智能机制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和选择合适的复用策略。 5. 与智能和知识库的关系:开发环境中的分析和设计知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知识库来存储和检索经验,促进更有效的主动复用。 综上,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开发环境模式,旨在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智能技术来提升软件的复用性,从而推动软件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这一模型对于现代软件开发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025-01-0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