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矿区土层缺失机理与防治水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72MB PDF 举报
"榆神矿区基岩顶面土层缺失机理分析及其防治水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榆神矿区基岩顶面上中新世至中更新世土层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研究人员采用了地质钻探、野外观察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基岩顶面高度与残留土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将今论古”的科学方法揭示了土层形成和剥蚀的机制。 通过对榆神矿区的实地研究,发现土层的剥蚀主要是由降水、风力以及线状流水地质作用共同导致的。其中,线状流水在土层颗粒冲蚀和纵向剥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终导致土层的消失。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矿区的地质历史和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基岩顶面的高度与其上残留土层的厚度呈现出正相关的线性耦合关系。土层的缺失可以作为古代河流发育的直接证据。通过这些线索,研究人员能够重构与基岩顶面相连的古河流形态、分布范围以及古分水岭的情况,这对于了解过去的水文地理环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关键的是,基岩顶面上古河床填充的含水层是煤矿涌水的主要水源,这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对土层缺失机理的深入理解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水措施至关重要。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这种含水层可能导致矿井内的水源异常丰富,增加矿井涌水的风险,严重影响煤矿的稳定运营和工人的生命安全。 榆神矿区基岩顶面土层的缺失不仅反映了区域地质历史的演变,而且对于预测和防止矿井水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通过科学研究和合理的防治策略,可以降低矿井涌水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