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稀疏表示在行人重识别中的应用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48MB PDF 举报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稀疏表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旨在解决非重叠视角下的行人识别和高维特征处理的问题。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CA)进行特征投影变换,增强特征匹配能力,减少维数灾难。在CCA投影空间中,使查询集与数据集的特征向量呈现线性关系。利用行人数据的块结构特性建立重识别模型,采用交替方向框架求解优化问题。最终,通过残差项处理确定识别行人。实验证明,该方法在PRID 2011、iLIDS-VID和VIPeR数据集上的Rank1性能显著优于LMNN算法,且总体表现优于传统的基于特征表示和度量学习的方法。" 本文关注的是行人重识别技术,特别是在非重叠视角下的挑战。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目标是在不同摄像头视图中识别同一行人的能力。由于视角变化和环境因素,这个问题变得尤为复杂。 文章提出的方法采用了块稀疏表示,这是一种处理高维数据的有效手段。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CA),可以降低特征维度,同时保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避免了高维特征运算时可能出现的计算难题(维数灾难)。CCA之后,查询集的行人特征向量与数据集的特征向量在新的投影空间中趋于线性相关,这有助于提高匹配精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文章利用行人数据集的块结构特性构建重识别模型。块结构是指数据在某些部分有紧密联系,而在其他部分则相对独立的特性。这种结构可以反映行人特征的局部和全局信息。采用交替方向框架来求解优化问题,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具有结构约束的优化问题,如稀疏信号恢复和图像去噪等。 在识别过程中,对查询集中的行人应用残差项处理。残差项反映了特征向量之间的差异,选取与数据集特征向量匹配度最高的(即残差最小的)行人作为识别结果。实验结果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Rank1识别率分别达到40.4%、38.11%和23.68%,明显优于大间隔最近邻分类(LMNN)等其他算法。 此外,该方法在Rank1匹配率上的表现也优于LMNN算法,表明在识别精度上具有优势。总体性能比较显示,它超越了传统的基于特征表示和度量学习的方法,这表明提出的基于块稀疏表示的方法在处理行人重识别任务时,不仅提高了识别率,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这篇论文介绍的基于块稀疏表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为非重叠视角下的行人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通过结合CCA、块结构和交替方向框架优化,显著提升了识别效果。这一工作对于行人检测和监控系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