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无线电考试复习指南:频段划分与重要波段详解

需积分: 13 1 下载量 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1 收藏 70KB DOC 举报
本文档主要针对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特别是准备参加A类或B类考试的人群,提供无线电频段及其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要点。主要内容涵盖了无线电频谱的九个基本频段,每个频段的名称、频率范围以及相应的米制分类。了解这些频段对于业余无线电操作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通信设备的工作区域和可能的通信距离。 首先,频段从最低的极低频(VLF)到最高的极高频(EHF)和超极高频(SHF),分别是: 1. VLF(3 kHz 至 30 kHz,对应万米波,B.Mam) 2. LF(30 kHz 至 300 kHz,千米波,B.km) 3. MF(300 kHz 至 3,000 kHz,百米波,B.hm) 4. HF(3 MHz 至 30 MHz,十米波,B.dam) 5. VHF(30 MHz 至 300 MHz,米波,B.m) 6. UHF(300 MHz 至 3,000 MHz,分米波,B.dm) 7. SHF(3 GHz 至 30 GHz,厘米波,B.cm) 8. EHF(30 GHz 至 300 GHz,毫米波,B.mm) 9. 以及未定义的10 GHz 至 300 GHz(丝米波)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特殊情况,如在频率通知和登记时可能需要简化频率表达方式,但仍需遵循WRC-07的规定。此外,文档还提到了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表的具体例子,例如业余业务使用的频带: - 10-10.5 GHz(Ku波段附近)属于超高频(厘米波)。 - 最高频带241 GHz-250 GHz属于极高频(毫米波)。 - 1,800 kHz-2,000 kHz则属于中频段(MF)。 掌握这些频段的划分和名称是业余无线电操作者必须熟知的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还能确保合法合规地进行通信活动。在考试复习过程中,考生应重点记忆各频段的范围、用途以及可能涉及的通信技术,以便在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中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