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对比度油气层研究:成因机制与数学模型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16KB PDF 举报
"成因机制控制下低对比度油气层研究方法 (2012年)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章编号:1673-5005(2012)04-0066-06" 这篇2012年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在成因机制控制下研究低对比度油气层的方法。低对比度油气层是指在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上与周围储层存在微小差异的油气储藏,这种类型的储层识别和评估具有挑战性。论文引入了特征选择和分类归纳等数学分析模型,目的是为了精准描述这类储层与其他类型储层之间的数学差异,而不需要储层计算参数与实际特征完全一致,只需能够准确反映出不同流体间的数值差异。 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的超低渗透油层改造后的产能预测,详细介绍了实施过程。利用构建的产能模型对77口新井的压裂后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95吨/天,平均相对误差为9.49%,这些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在进行储层表征参数理论模型研究的同时,要考虑各种数学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逻辑性。作者指出,传统方法与现代数学模型的有效结合是避免方法单一化或模式化的关键,这有助于解决地层评价领域的复杂问题。关键词包括储层评价、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机制、数学模型、特征选择、分类算法、油井产能和预测,显示了研究的焦点。 该论文为低对比度油气层的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即运用数学模型结合地质成因机制,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这对低对比度油气藏的开发策略制定和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提醒研究人员在应用数学工具时,应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解决实际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