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驱动的非刚性三维模型特征提取技术综述
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2.75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非刚性三维模型因其形状变化大、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在许多领域如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和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模型的高效特征提取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识别、匹配和检索任务的精度。
文章首先梳理了当前非刚性三维模型领域的常用基准数据集,如ShapeNet、ModelNet等,以及评价算法性能的标准,这些数据集和评价体系为研究者提供了基准测试环境。接着,作者将非刚性三维模型特征提取方法划分为两大类:人工设计的特征描述符和基于学习的特征描述符。
人工设计的特征描述符,如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 LBP)、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和霍夫表面描述子(Hough Surface Descriptors, HSD),依赖于数学形态学、几何形状和局部纹理信息。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效率高,但可能受限于设计者的经验,对复杂形状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相对较弱。
基于学习的特征描述符,特别是近年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s)和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则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来自动学习特征表示。这些方法能够捕捉更复杂的模式和上下文信息,提高了特征的表达能力,但也面临着过拟合、计算成本高和解释性较差的问题。
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比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深度学习方法在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中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复杂的变形和噪声,但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资源。同时,作者也指出,尽管深度学习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结合传统方法的优势,如结合手工设计的特征和学习得到的表示,可能会产生更稳健的解决方案。
论文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提升特征提取的鲁棒性、减少计算负担、发展轻量级深度学习模型以及探索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可能性。这篇文章为理解非刚性三维模型的特征提取提供了全面的综述,对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3-12-1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9-07-22 上传
2021-09-26 上传
2021-09-25 上传
2022-12-16 上传
2021-09-23 上传
2019-08-22 上传
罗伯特之技术屋
- 粉丝: 4417
- 资源: 1万+
最新资源
- IEEE 14总线系统Simulink模型开发指南与案例研究
- STLinkV2.J16.S4固件更新与应用指南
- Java并发处理的实用示例分析
- Linux下简化部署与日志查看的Shell脚本工具
- Maven增量编译技术详解及应用示例
- MyEclipse 2021.5.24a最新版本发布
- Indore探索前端代码库使用指南与开发环境搭建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PPT课件第六版康华光
- MySQL 8.0.25版本可视化安装包详细介绍
- 易语言实现主流搜索引擎快速集成
- 使用asyncio-sse包装器实现服务器事件推送简易指南
- Java高级开发工程师面试要点总结
- R语言项目ClearningData-Proj1的数据处理
- VFP成本费用计算系统源码及论文全面解析
- Qt5与C++打造书籍管理系统教程
- React 应用入门:开发、测试及生产部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