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成型弹丸与杆式侵彻体:数值模拟比较
需积分: 8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74KB PDF 举报
"多模毁伤元形成与侵彻效应的数值模拟 (2008年)" 是一篇由蒋建伟、帅俊峰、李娜和门建兵等人发表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上的科学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起爆方式来实现爆炸成型弹丸(EFP)和杆式侵彻体(SRP)两种不同毁伤元的形成,并利用AUTODYN-2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起爆位置对这两种毁伤元成形及侵彻装甲钢靶能力的影响。
论文指出,研究中采用的战斗部结构包含Octol炸药和球缺紫铜药型罩,通过调整起爆模式,可以使其产生EFP或SRP。EFP是通过爆炸能量集中形成高速射出的弹丸,而SRP则是通过爆炸作用产生的一根高速侵彻的杆状物。作者使用了AUTODYN-2D这款专业的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点起爆和环形起爆两种情况下的毁伤元形成过程及其对装甲钢的侵彻效果。
在相同战斗部结构和5Dk炸高的条件下,理想环形起爆半径下的SRP表现出了更强的侵彻能力,其对装甲钢的侵彻深度大约是EFP侵彻深度的两倍。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爆炸毁伤机制、优化战斗部设计以及提升反装甲武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包括多模战斗部、爆炸成型弹丸、杆式侵彻体和数值模拟,这些关键词揭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技术手段。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毁伤元的形成和侵彻效应,不仅可以增进对爆炸力学的理解,还有助于推动军事防御和进攻技术的发展。
这篇论文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不同起爆方式对爆炸毁伤元性能的影响,为多模战斗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18-07-20 上传
2021-04-21 上传
2014-08-27 上传
2022-04-15 上传
2021-04-25 上传
2021-05-23 上传
2021-05-09 上传
2021-05-15 上传
weixin_38506713
- 粉丝: 4
- 资源: 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