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据库设计:动态模型与构建方法

需积分: 0 12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43MB PPT 举报
"GIS数据库建立涉及系统分析中的动态模型,主要关注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响应,通过状态转换图来表示。GIS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关系型数据库设计、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元数据设计、基于Geodatabase的数据库设计以及空间数据采集建库等环节。数据库设计不仅是技术实施,更侧重管理,强调结构与行为的分离,并结合应用系统设计。" GIS数据库建立是系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动态模型的构建。动态模型关注的是对象在特定状态下的行为,当接收到某个事件的触发时如何响应。这种响应通常由状态转换图来描述,这些图集合起来展示了基于事件共享和相互关联的状态变化。状态转换图帮助设计者理解系统的运行流程,确定何时执行何种操作,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GIS数据库设计涵盖了多个层面,首先是对GIS数据库进行概述,包括其设计内容和目标。设计内容涉及系统需求分析,如数据分析和功能分析,以及从需求说明书到物理数据库结构的多个设计阶段。概念设计是将现实世界的复杂信息简化成易于理解和管理的模型,而E-R模型则用于逻辑结构的表达。实现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别关注数据库的实际构造和在特定硬件环境下的优化。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关注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利用关系模型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引入了对象的概念,允许更灵活的数据表示和更复杂的关系。地理信息元数据的设计则是为了记录和管理关于数据本身的信息,如数据来源、质量、时间戳等,对数据管理和查询至关重要。 基于Geodatabase的数据库设计专门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方案。空间数据采集建库则涉及到实际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强调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和十二分基础数据的重要性,意味着管理与基础数据的质量对于数据库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传统软件工程常常忽视数据语义的分析和抽象,但在GIS数据库设计中,结构(数据)设计与行为(处理)设计并重,确保了数据模型和应用程序的协同工作。早期的数据库设计注重数据模型,但现代设计更强调对行为的考虑,包括事务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从而提供更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 GIS数据库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融合了系统分析、数据模型化、数据库管理、应用编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创建能够有效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高效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