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技术:虚电路与永久虚电路在广域网的应用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6.02MB PPT 举报
"帧中继使用虚电路-网络技术与应用课件(五)广域网" 帧中继是广域网(WAN)中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它简化了传统X.25分组交换网络的复杂性,提高了网络性能。在帧中继网络中,逻辑连接的建立、复用和交换都在数据链路层(第二层)进行,而不是在网络层(第三层),这使得通信更加高效。 帧中继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虚电路: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类似于电话系统中的拨号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建立和拆除,适合于临时或不定期的数据传输。而永久虚电路则在通信之前就已经预先配置好,两端设备之间始终存在一条固定的连接,不需要每次通信时建立连接,因此适用于需要持续稳定的数据传输场景,如连接多个远程局域网。 在帧中继网络中,如果需要N个路由器之间进行通信,那么理论上需要建立N(N - 1)/2条永久虚电路来确保任意两个路由器间都能直接通信。这是一个经典的组合数学问题,也称为完全图的边数。例如,如果有3个路由器,就需要3条PVC;如果有4个路由器,就需要6条PVC。 帧中继的这种简化设计使得它在90年代初期成为广泛采用的广域网技术,尤其适用于连接地理分布较远的局域网。它减少了网络延迟,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且降低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然而,帧中继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它缺乏内置的流量控制和错误纠正机制,这些功能通常由高层协议如TCP/IP来提供。此外,对于需要QoS(服务质量)保证的应用,帧中继可能不足够,因为它依赖于先到先服务(First-In-First-Out, FIFO)的队列策略,可能无法优先处理高优先级的数据。 帧中继是计算机网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在广域网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来的更高级的交换技术如ATM(异步传输模式)和IP/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展示了网络设计如何在效率和复杂性之间寻找平衡,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应用的需求。尽管现在帧中继已经被更现代的技术所取代,但它依然是理解和学习网络技术发展史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