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郑莉课后习题答案解析:面向对象编程与结构化设计

需积分: 12 1 下载量 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2 收藏 657KB PDF 举报
在《C++郑莉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中,章节一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和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早期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这些是低级语言,程序员需要直接操作硬件指令。随着技术发展,高级语言如C++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强调以现实世界的实体和其行为作为程序设计的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OOP)的特点包括: 1. **封装性**:将对象的属性(静态特征)和行为(动态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类,隐藏实现细节,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安全性。 2. **继承性**:类之间可以通过继承机制共享属性和行为,减少重复代码,增强代码组织性。 3. **多态性**:允许不同类型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增加代码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抽象性**: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可以描述一组相似对象的共性,简化复杂系统的管理。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一种编程思想,它的核心是模块化、自顶向下和逐步求精。优点包括: - **易理解和维护**:模块划分清晰,每个模块独立,便于调试和修改。 - **可重用性**:通过子程序实现代码复用,降低开发成本。 - **控制复杂性**:通过分解大问题为小问题,降低开发难度。 然而,结构化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 **过程导向**:侧重于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分离,数据结构变化可能导致大量修改。 - **适应性差**:对于图形用户界面(GUI)和事件驱动的应用,传统的过程设计方法难以适应。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核心概念,它代表现实世界的实体,具有独立性且包含静态和动态属性。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包括: - **对象为中心**:程序设计围绕对象进行,更加符合人类思维方式。 - **灵活性**:通过对象间的交互和继承,程序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 **封装和继承带来的复用性**:降低了代码冗余,提高了开发效率。 C++第四版课程深入探讨了程序设计语言的演变和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以及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为学习者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理解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