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详解:线性结构与操作实现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3 收藏 310KB PPT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PPT课件,主要针对第2章线性表进行深入讲解。线性表被定义为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其长度(n)表示元素个数,包括空表的情况。线性表的关键特征体现在其有序性和元素间的关联性,即存在首元素、尾元素,且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后继,除第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有唯一的前驱。 在顺序存储结构中,线性表的元素按逻辑顺序存储在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中,便于通过索引访问。顺序表的操作主要包括: 1. 建立顺序表:通过遍历给定的数组并将元素逐个插入顺序表,同时维护一个长度成员表示当前元素数量。 2. 顺序表基本运算: - 初始化线性表(InitList):创建一个空表,将length设为0。 - 判定是否为空表(ListEmpty):检查表是否为空,返回布尔值。 - 求线性表长度(ListLength):直接返回length值。 - 输出线性表(DispList):遍历并显示所有元素。 - 获取元素值(GetElem):根据索引i找到并返回元素的值。 - 按值查找元素(LocateElem):顺序查找元素值等于e的第一个元素的位序,找不到则返回0。 - 插入数据元素(ListInsert):在指定位置i插入新元素,处理异常,如无效的索引。 顺序表的操作设计注重效率,尤其是对于插入和查找操作,顺序表由于连续存储的优势,在查找时的时间复杂度通常为O(n),而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需要移动一定数量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n)。这份PPT课件详细介绍了这些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步骤,是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中顺序表这一主题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深入理解线性表和顺序表,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结构的底层实现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