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数据结构基石:C++实现线性表详解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150KB PPT 举报
第二章《线性表》是数据结构实用教程中重要的部分,主要探讨了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方式以及相关操作的实现。本章节首先定义了线性表,它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可以用二元组表示为 (A,R),其中 A 是元素的集合,R 是元素之间的关系。线性表的关键概念包括长度(元素个数)、空表、表头和表尾元素,以及有序表的定义。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是本章重点介绍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元素连续地存储在内存的固定区域,每个元素占用固定大小的空间。存储位置可以通过索引计算得出,如 Loc(ai) = list + (i-1) * sizeof(ElemType)。这种存储方式使得线性表支持随机访问,即可以直接访问任意位置的元素。 抽象数据类型 (ADT) 对线性表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例如 ADTLinearList 提供了一套操作接口,包括但不限于插入、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ADT定义了开始和结束的界限,但具体实现算法通常在教材中并未详述,这部分留给读者理解和练习。 针对顺序存储,书中给出了几个关键操作的C++实现,如初始化线性表(清空并设置长度为0)、清除所有元素(将长度置零)以及获取线性表的长度。这些基础操作对于理解线性表的实现和后续数据结构的学习至关重要。 此外,还提到了链接存储,虽然这部分内容在给定的部分没有详细阐述,但线性表的另一种常见存储方式是通过指针链接各元素,这使得元素可以在不连续的内存位置上分配,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尤其是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链表的实现会涉及到节点结构的设计和链接操作的编写,这也是线性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线性表》是数据结构学习的基础,通过理解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的不同,掌握线性表的定义、操作以及其实现,能为后续深入学习其他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