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课后习题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3 2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收藏 877KB DOC 举报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谢希仁教授的《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是深入学习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课后答案提供了对书中概念的解析,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1-01 计算机网络主要提供连通性和共享服务,使得用户能够跨越地理距离进行通信,并能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1-02 分组交换是一种网络通信方式,其特点是将大的数据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分组),每个分组都附带有首部信息,通过路由器进行存储转发。在目的地再将分组重新组合成原始报文。 1-03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各有优缺点。电路交换适合连续大量数据传输,保证了通信质量;报文交换无需预约带宽,适合突发性通信,但延迟较大;分组交换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高效又灵活,同时具有较好的网络生存性。 1-04 因特网被誉为自印刷术以来最大的通信变革,因为它融合了多种通信网络,成为了信息化的核心,提供全球连通性和信息共享,并首次实现多媒体实时交互。 1-05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单一的ARPANET到互联网的扩展,TCP/IP协议的建立,三级结构Internet的形成,以及多层次ISP结构的出现。这些阶段反映了网络技术与服务的逐步演进和普及。 1-06 因特网标准制定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最后成为因特网标准。这个过程确保了网络协议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1-07 "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通用名词,指的是任何由多个网络互连的网络,而后者是专有名词,特指采用TCP/IP协议的全球互联网。 1-08 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域网(PAN)。广域网覆盖远程地区,是Internet的核心;城域网服务于城市内的多个局域网;局域网则通常应用于校园、企业和办公环境;个域网则服务于个人电子设备间的短距离通信。 1-09 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功能和覆盖范围。主干网是网络的骨干部分,负责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并连接多个本地接入网;本地接入网则负责将用户终端接入到主干网,提供更直接和较低速的连接服务。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交换技术、网络发展历史、标准化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掌握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网络原理、设计和管理网络系统至关重要。
2025-02-16 上传
在当今社会,智慧社区的建设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智慧社区,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不再仅仅是房屋和人口的简单集合,而是融合了先进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的新型社区形态。它致力于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从安全、健康、社交到尊重与自我实现,全方位打造温馨、便捷、高效的社区生活环境。 智慧社区的建设规划围绕居民的核心需求展开。在安全方面,智慧社区通过集成化安防系统,如门禁管理、访客登记、消防监控等,实现了对社区内外的全面监控与高效管理。这些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识别访客身份,有效防止非法入侵,还能实时监测消防设备状态,确保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响应。同时,智慧医疗系统的引入,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无论是居家的老人还是忙碌的上班族,都能通过无线健康检测设备随时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传输至健康管理平台,享受长期的健康咨询与评估服务。此外,智慧物业系统涵盖了空调运行管控、照明管控、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居民创造了更加舒适、节能的生活环境。 智慧社区的应用场景丰富多彩,既体现了科技的力量,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在平安社区方面,消防栓开盖报警、防火安全门开启监控等技术的应用,为社区的安全防范筑起了坚实的防线。而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的加入,更是让居民在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时,多了一份安心与保障。在便民社区中,智慧服务超市、智能终端业务的推广,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面的生活服务帮助。无论是社保业务查询、自助缴费还是行政审批等事项,都能通过智能终端轻松办理,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此外,智慧社区还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贴心服务,让老年人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这些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智慧社区成为了人们心中理想的居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