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法:快速系统开发与用户参与

需积分: 43 5 下载量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201KB PPT 举报
"原型法的概述-项目管理原型法说明" 原型法是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它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兴起而流行起来。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开发前期难以完全定义需求的项目。原型法的产生条件包括:不是所有需求都能在开发前明确,需要快速构建系统的工具,以及用户需要参与到实际可操作的系统模型中,以允许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反复修改。 原型法的基本概念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开发者根据用户的基础需求和主要功能构建一个初步的系统原型。用户随后对这个原型进行反馈,开发者与用户共同合作,不断修改和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原型系统建立后,由用户进行使用和评估,经过不断的迭代和改进,最终形成满足需求的系统。这种方法因其快速、低成本的特性,成为系统开发的一种有效策略。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 2. 构建初始原型。 3. 用户使用和评价原型。 4. 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如果用户满意,原型可以作为系统的基础进行进一步开发,如果不满意,则继续迭代。 在进行原型法开发时,需要一个支持快速原型构建的环境,这可能包括: - 一个灵活的关系数据库系统(RDBS)。 - 相应的数据字典。 - 快速查询系统。 - 高级软件工具。 - 非过程化的报告与窗口生成器。 - 以及专门的原型人员工作台。 原型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演化式原型:根据基本需求构建一个系统,让用户实际使用,期间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进行修改。 2. 丢弃式原型:通过创建和废弃多个原型来确定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系统功能。 3. 递增式原型法:基于较准确的用户需求,先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然后不断添加和改进功能。 在使用原型法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 明确原型的目的,是用于验证需求还是演示功能。 - 用户参与至关重要,确保他们能有效提供反馈。 - 控制好原型开发周期,避免陷入无尽的迭代循环。 - 考虑到原型法可能不适合所有项目,特别是那些需求清晰且变更少的项目。 原型法是应对需求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有力工具,它通过迭代和用户反馈,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成功率和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