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数据库学习:MySQL基础入门与安装"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4-02 收藏 337KB DOC 举报
数据库学习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一环,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从基本的MySQL简介和安装到高级的数据库管理和优化。在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员将逐渐掌握数据库的概念、DBA的职责、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产品分类以及MySQL的企业版选择和安装方法。 首先,在数据库学习的入门篇中,学员将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数据库是对企业核心数据进行高效、安全存储和管理的软件系统。而DBA则是负责管理、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知识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学员将学习数据库产品的分类,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常见的产品有Oracle、MySQL、PostgreSQL和Microsoft SQL Server;而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常见的产品有MongoDB、Redis和Elasticsearch;在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中,常见的产品有PinCAP、TiDB、PolarDB和TDSQL等。 接着,学员将了解MySQL企业版本的选择,以及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MySQL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企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版本的MySQL,如5.6、5.7和8.0等。每个版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用户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版本。 最后,学员将学习MySQL软件的获取和安装方法。他们需要前往MySQL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MySQL软件,并按照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学员需要下载、上传和解压MySQL软件,并根据系统要求和安装指南来配置MySQL数据库。 通过四个阶段的数据库学习,学员将逐渐掌握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在数据库管理领域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将学会如何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系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数据库产品,以及如何正确地安装和配置数据库软件。数据库学习不仅仅是技术素养的培养,更是对企业数据管理和安全的保障,它将为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01-08 上传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按规范设计的方法可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数据库物理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明确地把它作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设计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和一组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ˉgram———DFD)是下一步设计概念结构的基础。概念结构对整个数据库设计具有深刻 影响。而要设计好概念结构,就必须在需求分析阶段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收集和 分析数据及其处理。如何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呢?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结构化分析( 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 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描述系统。然后把一个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分解为若 干子功能,每个子功能继续分解,直到把系统的工作过程表达清楚为止。在处理功能逐 步分解的同时,它们所用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流图表达 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处理过程的处理逻辑常常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数据字 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则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是各类数据属性的清单。对数据 库应用系统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通常包括以下5个部分: (1)数据项,是数据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 (3)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输出。 (4)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常常是手工凭证、手工文档或计算机文件 。 (5)处理过程。 3.概念结构设计 如同软件工程中重视需求分析与规范说明的思想一样,数据库设计中同样十分重视数 据分析、抽象与概念结构的设计。概念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之一。概 念结构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独立于支持数据库的DBMS,也独立于具体计算机软件和 硬件系统。归纳总结,其主要特点是: (1)能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处理 的要求,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的模型,或接近真实的模型。 (2)易于理解,从而可以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 库应用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3)易于更动。当现实世界改变时容易修改和扩充,特别是软件、硬件环境变化时 更应如此。 (4)易于向关系、网状或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 同基础,它比任意一种数据模型更独立于机器,更抽象,从而更加稳定。描述概念结构 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P.P.S.Chen把用E- R模型定义的概念结构称为组织模式。设计概念结构的策略有3种: (1)自顶向下 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2)自底向上 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3)混合策略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用自顶向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 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现介绍自底向上设计概念结构 的策略。按照这种策略,概念结构的设计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E- 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一般地讲,所谓抽象是对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的人 为处理。它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抽象的 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现实世界的一种模型表示。有3种抽象方法形成了 抽象机制,来对数据进行组织: 分类(Classification) 定义某一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的类型。这些对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和行为。 它抽象了对象值和型之间的"is a member of"的语义。在E- R模型中,实体型就是这种抽象。 聚集(Aggregation) 定义某一类型的组成成分。它抽象了对象内部属性类型和整体与部分之间"is a part of"的语义。在E- R模型中若干属性的聚集组成了实体型,就是这种抽象。 概括(Generalization) 定义类型之间的一种子集联系。它抽象了类型之间的"is a subset of"的语义。概括具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继承性。子类继承超类上定义的所有抽象性质 。当然,子类可以增加自己的某些特殊属性。概念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利用上面介绍 的抽象机制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组织,形成实体、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 的码,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1 1,1 n,n m),设计成部分E-R图。 (2)视图的集成视图集成就是把上一步得到的各个部分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