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系统建模:从用例到部署

需积分: 25 5 下载量 1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04K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讲解了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系统用例模型构建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用例模型、系统动态模型、系统包图、系统类模型以及系统部署的详细内容。" 在系统开发中,用例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建模工具,它用于描绘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即系统提供的服务。在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用例模型构建中,我们首先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确定角色(Actors)**:在ATM系统中,主要的角色有两个,即`客户`(Customer)和`银行官员`(Bank Officer)。客户是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执行如取款、存款、查询余额、转账和修改密码等操作。银行官员则负责管理ATM,如更改密码、添加现金、维护硬件等。 2. **创建用例(Use Case)**:根据业务流程,ATM系统的主要用例包括: - 客户取钱 - 客户存钱 - 客户查询余额 - 客户转账 - 客户更改密码 - 客户通过信用系统付款 - 银行官员改变密码 - 银行官员为ATM添加现金 - 银行官员维护ATM硬件 - 信用系统启动来自客户的付款 3. **创建角色—用例关系图**:这一步骤旨在明确角色与用例间的关联。例如,客户与取款、存款、查询、转账、修改密码等用例有关,而银行官员则关联到更复杂的后台操作,如更改密码、添加现金和硬件维护。 系统动态模型部分,通过活动图、序列图和协作图来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如“开户”的活动流程、取100元人民币的时序和协作过程,这些有助于理解业务逻辑和交互顺序。 系统包图则用于组织和分类系统中的类,通常按照功能、类型或嵌套关系进行打包,例如`Hardware`包和`Logic`包。 系统类模型展示了逻辑视图,包括类图和状态图,类图描述了系统中的类及其关系,而状态图则表示对象在其生命周期内可能经历的状态变化。 最后,系统部署阶段涉及将所有硬件和软件集成,确保ATM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这包括硬件配置、软件安装和系统测试等。 总结来说,ATM系统用例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实现的各个环节,通过角色、用例、动态模型、包图和部署等多个层面,确保了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