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计算:理解Cache工作原理与映射机制

需积分: 45 12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3 收藏 740KB PDF 举报
Cache的工作原理是计算机系统中为了提高内存访问速度而设计的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其核心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背景与引入**: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主存通常使用成本较低但速度相对较慢的DRAM,而SRAM虽然速度快但价格昂贵。由于程序和数据在短时间内通常集中在较小的地址范围内,这就导致了在CPU与主存之间插入一个高速但容量较小的Cache成为必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数据访问速度,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2. **基本原理**: - Cache组织:Cache被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或称为行),每个块包含多个字节,且与主存块大小一致。Cache中的某一块存储着主存中对应块的完整副本,这被称为映像。 - 标记(Tag):除了数据部分,Cache还有一个标记区域用于存储主存块的实际地址,以便快速定位和更新。标记信息包含了主存块的唯一标识,如图3.37所示的直接映像方式中,主存块的高地址部分对应于Cache块的映射关系。 3. **映像关系**:Cache采用直接映像方式,如4096个主存块映射到16个Cache块。通过将主存块号转换为十六进制,比如000H~FFFH映射到0H~FH,只有块号的第三位相同时,这两个块才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例如,第010H号主存块映射到Cache第0块,Cache的标记仅保存这部分高两位的十六进制信息,如01H。 4. **访问机制**:当CPU试图访问内存时,首先检查Cache。主存地址被分解为标记和Cache块号两部分,通过标记快速找到对应的Cache块,避免直接访问速度较慢的主存。这一步被称为“缓存命中”或“局部性原则”的应用,因为大部分访问请求会在小范围内重复。 5. **映像举例**:结合图3.38和3.39,可以看到如何通过Cache的映像关系和主存地址来查找和访问数据。当CPU收到一个地址时,会先查找对应的Cache块,如果Cache中存在该数据,则称为命中,否则可能需要从主存中读取并填充到Cache中,这个过程叫做“缓存替换策略”。 Cache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硬件级别的优化,利用主存的局部性特征,实现快速的数据访问,从而显著提升系统性能。理解和掌握Cache的组织、标记、映射以及访问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