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存储过程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27KB PDF 举报
"该文件详细介绍了信息存储与数据库结构,特别是信息源收集、标引与著录的过程。文件强调了数据库建设初期确定信息的专业范围、文献类型、载体、加工深度和起始时间的重要性。此外,文件还探讨了标引(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和著录(记录文献外部特征)作为构建数据库基础的关键步骤,以及人工标引、计算机辅助标引和自动标引的不同方式。" **详细知识点解析** 1. **信息存储与数据库结构**: - 数据库是计算机存储和组织信息的核心机制,它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著录标引和有序存储。 - 数据库的构建是为了满足特定服务目的,根据信息源选择、信息类型、载体和加工深度来定制。 2. **信息源收集**: - 信息源的选择决定了数据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如期刊、会议录、学位论文、标准等不同文献类型。 - 载体选择涵盖印刷品、缩微制品、光盘、磁带、磁盘和网络下载等。 - 加工深度分为题录、文摘和全文三个层次,影响信息检索的详细程度。 - 信息的起始时间选择需考虑信息的时效性和历史性。 3. **标引与著录**: - 标引是分析信息内容,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包括主题标引(基于内容)和分类标引(基于主题类别)。 - 著录关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文献的基本元数据,用于检索和识别。 4. **信息题录**: - 标引和著录结合形成信息题录,包括检索标识、著录项目和可能的摘要,是数据库的基础单位。 5. **标引方式**: - **人工标引**依赖专家知识,涉及主题分析、概念提取和主题词选择,通常为3至5个主题词。 - **计算机辅助标引**结合了计算机的速度和准确性,使用规范化的叙词库辅助标引决策。 - **自动标引**包括自动抽词标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抽取关键词)和自动叙词标引(自动化主题词分配)。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构建和管理数据库的基础,对于理解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检索信息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和资源选择合适的标引方法,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理解信息源的多样性和信息处理的深度,有助于优化数据库设计,满足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