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干法制备PZT压电陶瓷:性能与Nb5+掺杂研究

需积分: 12 9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收藏 3.48MB PDF 举报
"PZT压电陶瓷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这篇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探讨了PZT(铅锆钛酸盐)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PZT是一种常见的压电材料,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领域。作者王佳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了这项研究,导师为汤卉教授。 在研究中,王佳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PZT基固溶体粉料和陶瓷的方法——湿-干法。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首先通过湿法合成B位先驱体,即ZrxTil-x02单相氧化物固溶体,其x值范围在0.48-0.56,这超出了传统工艺合成的单相固溶体组成范围。接着,通过固相反应(干法),将该先驱体与氧化铅结合,生成PZT固溶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和粒径分析,研究了固相反应条件,如温度和时间,发现750℃预烧2小时可形成钙钛矿单相,粉料平均粒径约为113nm,并确定了准同型相界位于x=0.52~0.54。 接下来,论文着重研究了成型后陶瓷的烧结特性。通过调整烧结温度、成型压力和恒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发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成型压力200MPa,烧结温度1200℃,恒温时间2小时,此时x=0.52的PZT陶瓷体积密度达到7.80g/cm³,同时表现出最优的电性能:机电耦合系数Kp=0.615,介电常数e33=1268,压电常数d33=328pC/N。 为了进一步提升PZT陶瓷的电性能并降低烧结温度,论文还研究了掺杂 Nb5+ 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当Nb5+的摩尔百分含量为0.02时,PZT陶瓷可以在1070℃的较低温度下烧结,而且烧结后的陶瓷介电和压电性能均有所提升,具体表现为e33=1397,Kp=0.647,d33=389pC/N。 关键词:湿-干法、PZT陶瓷、Nb离子改性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PZT压电陶瓷的合成工艺,揭示了新的湿-干法制备方法对材料性能的改善,以及掺杂 Nb5+ 对降低烧结温度和提升性能的潜力,为PZT陶瓷的优化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