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查找上机实验:实现与分析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1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5 收藏 3KB TXT 举报
"数据结构与哈希查找的上机实验示例" 在这个上机实验中,我们关注的是数据结构中的哈希查找技术。哈希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方法,它通过计算关键字(Key)的哈希函数值来确定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从而快速访问所需数据。在哈希表中,理想情况下,每个关键字都能直接对应到一个唯一的存储位置,即不存在冲突。然而,由于哈希函数的局限性,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关键字映射到相同位置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解决哈希冲突。 实验输入和输出: - 输入首先包含哈希表的长度,然后是一系列用空格分隔的关键字,以-1结束(-1不作为关键字)。 - 输出第一行展示哈希表中的数据,未使用的单元用X表示。 - 输出第二行给出平均查找长度,格式为"Average search length="。 在给定的代码片段中,我们看到以下关键定义和函数: 1. `#include`头文件:`malloc.h`用于`malloc()`函数分配内存,`stdlib.h`包含`exit()`函数,`stdio.h`用于标准输入输出。 2. 定义了一些常量,如`SUCCESS1`、`UNSUCCESS0`和`NULLKEY-1`,其中`NULLKEY`表示哈希表中的空槽位。 3. `typedef`声明了`ElemType`类型,这里用整数`int`表示。 4. `HashTable`结构体定义了一个哈希表,包括一个`elem`数组来存储元素,以及`count`变量记录当前已存储的关键字数量。 5. `InitHashTable`函数初始化哈希表,分配长度为`length`的内存,并将所有位置设置为`NULLKEY`。 6. `Hash`函数计算关键字`K`的哈希值,这里使用了简单的除留余数法`3*K % length`。 7. `collision`函数处理哈希冲突,通过增加哈希值来寻找下一个可用位置。 8. `SearchHash`函数搜索哈希表中关键字为`K`的元素,返回成功或失败状态,并提供冲突计数器。 9. `InsertHash`函数插入一个元素到哈希表,如果遇到冲突,会调用`collision`函数解决。 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哈希查找的工作原理,包括哈希函数的设计、冲突解决策略(例如线性探测再散列),以及如何计算平均查找长度。通过编写和运行这个程序,学生可以实际体验哈希表的性能,并观察不同哈希函数和冲突解决策略对查找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