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抗扰度试验标准与最新进展及对策分析

下载需积分: 33 | PDF格式 | 356KB | 更新于2024-07-28 | 43 浏览量 | 5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了浪涌抗扰度试验的关键点及应对策略,涉及到的国家标准为GB/T17626.5-1999,对应的国际标准为IEC61000-4-5:1995,并提到了2007年10月对国标的修订情况。文章特别关注了试验结果不一致性的原因,如发生器、耦合/去耦网络和试验方法的问题,并概述了新旧标准之间的差异以及浪涌抗扰度试验的对策。雷击浪涌试验源于对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雷击及类似高能脉冲干扰时的耐受能力评估,模拟了间接雷击的各种场景和变电所中的切换瞬变干扰。文中还介绍了两种不同波形的雷击浪涌发生器,分别适用于电源线和通信线路。" 浪涌抗扰度试验是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对雷击、开关操作等引发的高能脉冲干扰耐受程度的重要测试。GB/T17626.5-1999是中国的国家标准,而IEC61000-4-5:1995则是国际上的相应标准。2007年,中国的国家标准根据IEC61000-4-5的第二版(2005年11月版)进行了修订,以保持与国际标准的同步。 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性可能源于多种因素。首先是浪涌发生器的问题,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其次是耦合/去耦网络,它决定了干扰如何被引入到被测设备中,设计不当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偏差。再者,试验方法的选择和执行也至关重要,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雷击浪涌试验主要模拟间接雷击的情况,如雷电感应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以及雷电对附近线路和设备产生的电磁场效应。此外,还包括变电所的开关动作,如电容器组切换、小规模开关跳动、可控硅设备引起的干扰,以及系统性故障等场景。 试验中使用的雷击浪涌发生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模拟电源线上雷击感应的波形,另一种模拟通信线路上的波形。这两种发生器设计用于匹配不同线路的特性,以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环境中的干扰情况。 为了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采取的对策可能包括改进发生器的设计,优化耦合/去耦网络,确保试验方法的标准化,以及定期校准测试设备。同时,设备制造商也需要根据新的标准进行设计优化,增强产品对浪涌干扰的防护能力。 浪涌抗扰度试验不仅是评估设备抗干扰性能的标准方法,也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最新的试验标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实际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浪涌干扰,从而保障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关推荐

手机看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