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优势与OSI模型解析

需积分: 0 3 下载量 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214KB DOC 举报
"《计算机网络》吴功宜第二版的部分作业参考答案,涵盖了关于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优势以及ISO制定OSI参考模型时的层次划分原则。此外,还包括了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比较以及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的讨论。" 计算机网络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模型,这种设计方式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意味着一个层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层的功能,这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其次,层次结构模型的灵活性好,允许各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技术实现,而不影响整体架构。第三,由于各层都可以独立变化,这有利于新技术的引入和旧技术的淘汰。第四,层次化设计简化了实现和维护的复杂性,使得问题定位和解决更为直接。最后,层次结构模型促进了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都有明确的接口定义,利于制定和遵循统一的标准。 ISO在制定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时遵循了几个主要原则。首先,网络中所有结点都应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确保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其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执行相同的功能,确保了跨网络通信的一致性。第三,对等层之间通过协议进行通信,这是实现网络功能的关键。第四,同一结点内的相邻层通过接口进行交互,这些接口定义了上下层之间的服务关系。第五,每个层都能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形成了一种自底向上的服务传递机制。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涉及多个层次的处理。从应用层开始,数据加上相应控制报头,逐层向下传递,每层都添加自己的控制信息,直到物理层,数据以比特流形式通过传输介质发送。这一过程包括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交互。 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携带着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序列号,确保即便在网络层以下的数据传输中失去了顺序,目标节点仍能正确重组信息。报头还可能包含信息大小、时间戳等其他控制字段,以辅助传输和处理。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是两种不同的通信模式。两者都影响着协议的复杂性和传输的可靠性,但在数据传输过程和对目的地信息的处理上有显著区别。面向连接服务需要预先建立连接、维持连接状态并在传输后释放连接,保证数据顺序和可靠性,但效率较低;而无连接服务则不需预先建立连接,每个数据分组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可能会出现数据乱序、重复或丢失,但通信效率较高。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是网络通信的理论框架,它们都分层次地组织网络功能,但有其独特之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了规范网络通信,提供分层服务,而不同点在于OSI模型分为7层,更强调理论性和标准化,而TCP/IP模型只有4层,更加实际和简洁,且TCP/IP模型更侧重于互联网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