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知识与操作系统面试题解析:存储过程、虚拟内存、进程线程

需积分: 43 273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374KB PDF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涉及Linux基础知识、服务器搭建、系统管理、性能调优和集群应用,同时也探讨了存储过程的优缺点、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内存管理、进程和线程的状态转换、地址转换机制、堆栈和堆的概念,以及网络编程中的并发服务器设计选择——多进程与多线程的差异。" 在Linux环境中,学习和掌握基础是非常关键的,这包括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文件系统结构、用户和权限管理等。服务器搭建则涉及网络服务配置,如HTTP、FTP、DNS等,以及系统初始化脚本和服务管理。系统管理涵盖日志分析、监控、备份和恢复策略。性能调优则关注CPU、内存、磁盘I/O的优化,以及网络性能的提升。集群应用涉及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例如通过HAProxy或Nginx实现。 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预编译的SQL语句集合,其优点在于提高性能、减少网络通信、增强安全性。但缺点也明显,比如不易维护、降低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操作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进程和线程管理,负责任务调度和同步;存储管理,包括虚拟内存机制,它允许程序使用超过物理内存大小的地址空间;设备管理,处理硬件设备的驱动和I/O操作;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等操作。 虚拟内存是物理内存的扩展,通过将磁盘空间作为临时内存使用,以解决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每个4KB的页面可以映射到物理内存的相应页面,提供连续的逻辑地址空间。 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运行和等待。线程是更细粒度的执行单元,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栈,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而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往往需要用到信号量、管道、套接字等机制。 地址转换是通过CPU的段式和页式内存管理单元完成的,逻辑地址首先转换为线性地址,再转换为物理地址。 堆和栈都是内存管理的一部分。栈主要用于存储函数参数和局部变量,由编译器自动管理;堆则由程序员手动分配和释放,可能导致内存泄漏或碎片。 在多线程编程中,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栈,而DLL(动态链接库)中的代码可以在不同的线程中执行,因此DLL没有独立的堆栈,但有独立的堆。对于并发服务器设计,多进程模型和多线程模型各有优劣,前者有更好的资源隔离和容错性,后者则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内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