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调试血泪史:协议、max232与波特率陷阱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66KB PDF 举报
本文是一篇关于串口调试的经验分享,作者在尝试通过编程实现串口通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挑战,耗时近三周才得以解决。首先,作者提到在调试过程中,对串口接口协议有了深入理解,特别是Max232芯片的运用。起初,他尝试使用一个流行的串口程序,但发现该程序在计算校验位后并未正确传输,导致与上位机通信出现问题。此外,作者还反思了自己的理解误区,即对阻塞与非阻塞模式的理解不足,以及程序中的计数逻辑错误。
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作者尝试了其他开源代码,尽管它们思路清晰,但在特定条件下(如不同串口配置)仅能勉强接收部分数据。经过调试,作者意识到波特率设置、数据采样时机以及停止位的影响至关重要。他自定义了一个简化版的程序,通过调整采样时钟模块和发送模块来确保正确处理波特率和数据同步。
具体技术细节包括:
1. **采样时钟模块**:作者实现了一个分频器模块,通过系统时钟clk生成采样时钟clkout,用于精确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时机。当计数器cnt达到预设值(如16周期的130和260)时,时钟状态会改变,以便于数据的正确采样。
2. **发送模块**:UART发送模块处理数据输入(datain)、写信号(wrsig)和空闲信号(idle),按照波特率和时钟同步规则,将数据逐位发送出去。
3. **波特率设置**:在接收阶段,由于数据是以上位机的相同波特率进行采样的,因此需要确保发送和接收端的波特率匹配。发送阶段保持与上位机一致,而在接收阶段,为了处理数据速率变化,需要将时钟频率提升一倍。
4. **错误排查**:作者强调了理解并正确应用串口通信的时序至关重要,如帧结构(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和数据位的发送顺序。
最后,通过优化波特率管理和时钟控制,作者成功地解决了串口通信问题,并且在新串口上测试了之前存在问题的特权同学的程序,证实了其可行性。整个调试过程揭示了串口编程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对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开发者具有参考价值。
4295 浏览量
1172 浏览量
1426 浏览量
2013-05-29 上传
2010-12-02 上传
126 浏览量
2005 浏览量
121 浏览量
253 浏览量
weixin_38686677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Actionscript3.0动画基础教程:从概念到实践
- 有限样本下的统计学习与核方法:支持向量机简介
- 中国联通Vasp接口技术详解:ParlayX与第三方协作指南
- Oracle9i查询优化深度解析:提升性能的关键技术
- 中国联通SP接口规范v1.3详解:业务订购与取消
- Nutch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 C#实用教程:掌握正则表达式
- CMM1.1:提升软件开发能力的关键模型
- MyEclipse快捷键大全:提升编程效率的秘籍
- 使用load()或reload()加载数据库连接脚本
- CSS初学者指南:掌握基本知识与技巧
- C++设计新思维:泛型编程与设计模式应用
- 提升网站速度与美感:高手实战 Yahoo! 绩效优化策略
- PCIExpress深度解析:下一代高速I/O接口
- SQL Server 2005 Reporting Services 中文教程:创建报表服务器项目
- R语言数据导入导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