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与1.8G覆盖对比:解决上行瓶颈与C-Band部署策略

需积分: 50 34 下载量 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4.27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5G网络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包括5G与4G在规划上的异同,以及3.5G频段上下行覆盖的差异,并提供了相关链路预算和仿真的分析。 在5G网络规划方面,整体思路强调了按需建设、体验牵引、平滑演进和精准规划的原则。网络规划流程大致与3G/4G相似,包括网络规模估算、网络规划仿真和网络参数规划等步骤,利用专业工具如WINSRND、WINSU-NET进行建模和仿真。然而,5G面临更多挑战,如多业务标准、价值区域识别和4/5G协同演进。5G建网标准多元化,需要考虑不同业务的需求,如移动宽带、智能制造、VR等,对网络覆盖和容量提出更高要求。 在5G与4G的技术差异中,5G采用了高频段如C-band和毫米波,导致覆盖范围受限且损耗增加,需要更密集的站点布局。传播模型从传统的cost231HW升级到3D射线跟踪模型,以更精确评估信号传播。此外,5G规划还需要考虑上行覆盖增强(SUL)、DC双联接和多天馈融合等技术。 具体到3.5G频段,由于上下行功率差异、时隙配比不均等因素,上行覆盖成为关键问题。例如,3.5G(64T) PDSCH的50Mbps覆盖范围通常优于3.5G(64R) PUSCH的5Mbps覆盖,但上行覆盖存在约16dB的差距。通过比较1.8G和3.5G的参数,可以看出1.8G在上行覆盖上有优势,如更低的穿透损耗和UE发射功率,但3.5G在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上有较大提升。 链路预算分析显示,UE发射功率、穿透损耗、RB数量、解调门限、天线增益、馈线损耗、噪声系数、干扰余量和阴影衰落余量等因素对覆盖和容量有着直接影响。这些参数在1.8G和3.5G之间有所不同,需要在规划时进行精细调整以优化网络性能。 5G仿真及小区参数规划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仿真可以预测覆盖效果、传输功率、SINR、小区容量等关键指标,帮助决策者确定基站配置、天线参数和网络布局,确保5G网络的高效建设和运营。 5G网络规划不仅要应对技术上的复杂性,还需要深入理解业务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实现覆盖与容量的最优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