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裂隙流体因子与地震波速度响应研究

0 下载量 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661KB PDF 举报
"各向异性煤层裂隙流体因子及地震波速度响应"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煤层地质环境中,瓦斯和水分的赋存与运移如何与裂隙的特性紧密关联,以及如何通过地震波速度响应来预测和识别煤层裂隙,从而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评估。研究中,作者基于裂隙等效模型理论,结合Schoenberg的线性滑动模型,分析了煤层干裂隙(气充填)和饱水裂隙的情况,重点关注了裂隙的密度、走向、填充物类型等因素对流体因子的影响。 首先,作者指出裂隙的密度和几何形态是影响煤层中瓦斯和水存在状态的关键因素。裂隙的密度越大,其对流体的容纳能力越强,而裂隙的走向则可能影响流体的运移路径。此外,裂隙的弱度参数,如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拉梅系数,也对流体因子产生显著影响。当裂隙被气体或水填充时,这些参数会改变煤层的物理特性,进而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在地震波速度响应方面,研究发现HTI(Horizontal Transverse Isotropy)型煤层的P波群和相速度对裂隙中的气、水都非常敏感,这表明地震波可以有效探测到裂隙中的流体状况。然而,SV波群和相速度对干裂隙(气充填)的反应较弱,但对于水填充的裂隙则表现出高度敏感性。这为识别煤层中水的存在提供了有效的地震学依据。 通过对含垂直裂隙的煤储层进行地震波各向异性速度的正演模拟,作者揭示了裂隙流体因子与裂隙密度和几何形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填充流体的体积模量呈现负相关性。这意味着随着裂隙密度增加和几何形态变化,流体因子会增强,但当填充物的体积模量增大时,流体因子会减弱。 这项研究的成果为进一步理解裂隙型煤层的地震波传播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实际的煤层裂隙流体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通过分析地震波各向异性速度参数,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矿井突水和瓦斯突出等灾害风险,有助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