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生教授的阵列信号处理:系统误差校正方法详解

需积分: 49 86 下载量 1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5.12MB PPT 举报
"系统误差的校正技术在廖桂生的《阵列信号处理》讲义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讲义旨在让学生掌握空间传播波携带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空时多维信号算法,以及参数估计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常用算法。课程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包括: 1. 校正技术:课程讨论了两种主要的校正方法,即基于测试的技术,通过实际测量离散角度来确定阵列流形;以及自校正联合处理法,例如DOA(方向-of-arrival)估计和误差参数的联合优化,这是一种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 2. 子空间处理法:单信源相关矩阵在处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具有一个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真实的阵列流形。这种方法分为有源自校正(利用已知信号源进行校正)和无源校正(无需已知信号源的校正)。 3. 课程内容与参考书籍:课程引用了多本权威教材,如Monzingo和Miller的《自适应数组》、Hudson的《适应性数组原理》等,涵盖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讲解。此外,还有孙超的《加权子空间拟合算法理论与应用》和刘德数等人的著作,以及张贤达和保铮的《通信信号处理》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4. 阵列信号处理的应用:研究对象包括空间传播波携带的信号,如信号检测、估计、滤波和成像等。课程重点在于参数估计,特别是DOA估计,以及空间滤波技术中的波束形成。 5. 传感器和传感器阵列:课程定义了这些基本概念,强调传感器作为感知空间传播信号并传输信息的装置,而传感器阵列则是通过多个传感器在空间分布来增强信号处理能力。 6. 信号处理的目的:阵列信号处理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信噪比、识别信号源数量、精确定位信号传输方向以及区分多个信号源。这涉及到了滤波、空间特征提取和信号源方向估计等多个方面。 7. 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课程分为多个章节,包括对阵列信号处理的概述、数学基础、空域滤波原理和算法等,以及自适应处理技术、高分辨率处理、循环非平稳阵列信号处理等内容,每个章节都配有上机实践环节,并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和参加考试。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深入理解系统误差的校正技术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提升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