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实战配置

需积分: 3 6 下载量 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收藏 1.15MB DOCX 举报
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集群架构,用于提高数据库性能和可用性。在本文中,作者分享了在Linux环境下实现这一功能的具体步骤。首先,环境准备阶段非常重要,包括设置MySQL主服务器(IP: 192.168.60.5)、从服务器(从1: IP: 192.168.60.10,从2: IP: 192.168.60.11),以及Amoeba代理服务器(IP: 192.168.60.20)和客户端(IP: 192.168.60.30)。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作者强调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1. 防火墙管理:MySQL主服务器需要允许来自客户端的连接,因此需要打开80(HTTP)和22(SSH)端口。可以通过`chkconfig iptables on`开启防火墙并添加规则,或者临时用`service iptables start`开启。同时,配置`/etc/sysconfig/iptables`来允许特定端口通信。 2. SELinux管理:SELinux的开启可能会影响MySQL的正常运行,所以需要先检查其状态,如果是启用状态,可以使用`setenforce 0`将其设置为permissive模式,或在`/etc/selinux/config`中永久修改为disabled。临时关闭无需重启,但永久改变则需要重启机器。 3. 时间同步:在主服务器上,通过`yum install ntp`安装NTP服务,并在`/etc/ntp.conf`中进行配置,然后重启ntpd服务。接着,确保从服务器(从1和从2)也进行时间同步,以保持所有节点的时间一致性。 4. MySQL配置:在主服务器上,配置数据库复制功能,这通常涉及到设置`binlog_format`为ROW或STATEMENT,以及开启二进制日志(`server-id`和`log-bin`)。同时,确保`replication`相关的权限正确配置,如赋予从服务器相应的用户访问权限。 5. 读写分离:在读写分离场景下,客户端通常会将读请求发送到从服务器,而写请求发送到主服务器。这可以通过软件(如ProxySQL)或硬件负载均衡器实现,确保读操作不会阻塞写操作。 6. 监控与故障处理:配置完成后,需要定期监控主从服务器的复制状态,检查日志以识别潜在问题。当从服务器出现问题时,可以调整为只读模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总结,MySQL主从复制和读写分离是提高数据库性能和高可用性的关键策略,通过本文提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读者在实际环境中成功实施这一方案。务必注意安全性和配置的细致性,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