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学习深度解析:架构、移植与关键技术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3 10 下载量 1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178KB DOC 举报
u-boot学习指南深入剖析了嵌入式Linux启动加载器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首先,我们从u-boot工程的整体结构入手,了解其源代码组织方式。在ARM平台上,u-boot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板级支持包 (Board Support Package, BSP)依赖**:这是针对具体硬件平台的,如smdk2410目录,包含了该板子特有的驱动程序和配置文件。 - **电路板依赖**: 存放针对特定CPU(如arm920t)和硬件设计的文件。 - **CPU平台依赖**: 针对不同CPU架构的文件,如arm920t, xscale等。 - **lib_arm**: 提供ARM体系结构通用的函数,如浮点运算等。 - **common**: 共享的命令处理、环境设置和控制台功能实现。 - **include**: 包含头文件和配置文件,如`smdk2410`配置在`configs`目录。 - **net**: 网络协议相关模块。 - **drivers**: 通用设备驱动,包括以太网和NAND Flash驱动。 2. **makefile分析**:makefile是编译流程的核心,它根据目标板的配置动态选择和链接正确的子目录。通过执行`make $(board)_config`,如`make smdk2410_config`,会调用`mkconfig`脚本来配置头文件路径,生成`config.h`,以便makefile能够针对特定板子进行正确编译。 - `mkconfig`脚本创建软链接,确保编译时包含适当的架构和处理器相关文件。 - 它还生成Makefile,整合了特定硬件所需的文件和编译选项。 在学习u-boot的过程中,理解这些组成部分及其交互至关重要。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u-boot的启动流程,包括引导阶段、内存管理和初始化过程,以及关键函数的作用。同时,以FS2410板为例,讲解如何移植u-boot以支持NOR Flash和NAND Flash启动,以及集成网络功能。这部分内容需要关注内存分配策略、启动加载顺序以及与硬件交互的细节。整体来说,u-boot的学习不仅涉及基础的代码结构,还包括实际硬件操作和系统启动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