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详解

需积分: 10 9 下载量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601KB PDF 举报
"Linux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文档,版本0.65,由Binh Nguyen编写,日期2004年7月30日。该文档根据2004年1月29日发布的FSSTND v2.3最终版规定,详细阐述了Linux操作系统下文件和目录放置的要求和指南,并讨论了FSSTND如何提高应用、系统管理工具、开发工具和脚本的互操作性支持效率以及文档的一致性。"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层次结构(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简称FHS)是定义文件和目录的标准布局,旨在提供一种跨发行版的统一规则,以便于用户、管理员和开发者理解系统的组织结构。FHS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不同Linux发行版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简化系统管理,以及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1. **根目录** (`/`): 这是所有其他目录的起点,包含系统启动、运行时和核心系统文件。 2. **usr目录** (`/usr`): 存放非运行时必要的系统程序、数据文件和共享库。它分为几个子目录,如`/usr/bin`用于存放用户命令,`/usr/lib`存储库文件,`/usr/share`包含各种共享数据。 3. **var目录** (`/var`): 用于存放经常变化的数据,如日志文件(`/var/log`)、打印队列(`/var/spool`)和缓存(`/var/cache`)。 4. **etc目录** (`/etc`): 保存系统配置文件,包括服务配置、用户设置等。 5. **home目录** (`/home`): 用户个人工作目录的父目录,每个用户在此有自己的目录。 6. **bin目录** (`/bin`): 包含系统基本的可执行文件,这些是多用户环境下的必备程序。 7. **sbin目录** (`/sbin`): 存放系统管理命令,通常只对超级用户(root)可用。 8. **lib目录** (`/lib`): 存放系统启动和运行时所需的动态链接库,以及内核模块(`/lib/modules`)。 9. **dev目录** (`/dev`): 设备文件的集合,允许用户和应用程序直接与硬件设备交互。 10. **mnt目录** (`/mnt`): 临时挂载其他文件系统的通用位置。 11. **tmp目录** (`/tmp`): 用于存放临时文件,系统重启时会被清除。 通过遵循FHS,Linux系统能够实现更好的组织和标准化,使得维护、升级和故障排查更为容易。同时,开发人员可以更轻松地为不同的Linux发行版编写兼容的软件,因为它们都遵循相同的文件系统布局。此外,FHS还强调了文档的重要性,以确保用户和管理员能获得清晰的操作指南。 FSSTND的实施和更新,如v2.3版本,反映了Linux社区对持续改进和保持系统一致性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标准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工作负载的需求。通过理解和遵循FHS,无论是系统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都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Linux系统提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