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气放射性测控揭示山西煤矿采空区:实例与应用

1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1.56MB PDF 举报
氡气放射性测量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它利用了天然放射性气体氡在矿床空腔中的聚集现象来识别和定位采空区。在山西省吕梁地区临县的工作区,由于煤层开采后的地质活动,如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滑坡和泥石流等,使得氡气的分布尤为显著。由于上覆岩层的裂隙和断层等构造有利于氡气上升,通过检测氡气浓度的异常变化,可以有效地判断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 在这个具体工作中,研究团队共布置了19条氡气测线,采集了634个测点的数据,平均氡气浓度为8.84。他们设定了解释异常的阈值为12.58,这意味着超过这个值的区域可能暗示着潜在的采空区。通过对比分析已知采空区的氡气放射性曲线特性和典型测线上的瞬变电磁电阻率数据,研究者能够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氡气异常的指示意义。 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提供关于地下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以及震动等因素对氡气测量的影响。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提高了探测的精度和可靠性。例如,研究者发现,结合3号煤顺层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可以更准确地确认四个采空区的位置和边界,这些发现得到了后续生产实践的验证。 总结来说,氡气放射性测量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不仅提供了采空区的间接证据,而且与其他地质勘查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探测体系,为煤炭工业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地质环境下的采空区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表明了这种方法在现代煤矿地质勘查中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