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建模:关键步骤、方法及ER和维度模型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20 收藏 4.81M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数据仓库建模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数据仓库建模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将业务数据组织成可用的形式,以便于管理和分析。在深入探讨数据仓库建模的过程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其关键步骤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理解数据仓库架构设计的原则。数据仓库的架构设计应以底层业务的数据驱动为主导,同时需要结合业务需求来驱动。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数据仓库便于数据分析,同时也能够屏蔽底层业务的复杂性。此外,数据仓库架构设计还需要保证数据的简单性、完整性以及集成性,以便将数据有效地暴露给分析层使用。在设计时还需考虑到底层业务变动和上层需求变动对模型的冲击,应尽可能地最小化这种冲击。业务系统的变化影响应该尽可能地限制在基础数据层,比如资金订单的改造。通过自上而下的建设方法,可以有效削弱需求变动对模型的影响。数据层次需要清晰化,以实现高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即主题之内或各个完整意义的系统内数据的高内聚,主题之间或各个完整意义的系统间数据的松耦合。此外,构建仓库基础数据层使得底层业务数据整合工作与上层应用开发工作相隔离,为仓库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数据仓库模型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如何设计和实现功能,还需要从访问性能、数据成本、使用成本、数据质量、扩展性等多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数据仓库建模的主流方法。当前主流的数据仓库建模方法包括ER模型和维度模型。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经常用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数据库建模,当其应用到数据仓库构建时,更偏重于数据整合,站在企业整体考虑,将各个系统的数据按照相似性和一致性合并处理,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然而,ER模型并不直接适用于支持分析。维度模型则更适用于数据仓库环境,特别是在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在线分析处理(OLAP)环境中。维度模型通过星型模式和雪花模式等设计,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来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它专注于数据的查询效率和分析的便利性。 在数据仓库的建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整合不同的数据源,如何构建数据模型,以及如何优化数据结构以便于数据的高效访问和分析。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者应始终牢记数据仓库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支持业务决策和数据分析,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紧密地结合业务逻辑和数据特点。此外,数据仓库的模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扩展性,确保在面对未来业务发展和数据量增长时,模型仍能够保持有效性和高效性。 总结以上内容,数据仓库建模的关键步骤和方法涉及到了架构设计原则、主流建模方法等核心知识点。通过对数据仓库架构的原则和主流建模方法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搭建和优化数据仓库,以满足企业对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