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480KB PDF 举报
"《程序设计基础》第〇讲 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1" 这篇文章主要由李骏扬在2016年9月23日发表于骏扬工作室,讨论了学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时学生应如何转变学习方式。文章提到,东南大学的学期制度分为短学期、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通常跨越三个学期,对工科电类院系的学生来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课程之一。 在吴健雄学院,这门课程则被压缩到一个学期完成,增加了学习的紧凑性和挑战性。课程设计采用了双轨制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课后项目实践。授课部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项目部分则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强调了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 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平时成绩占比较高,特别是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的成绩,这些在最终总成绩中的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经验将对他们的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这样的评估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学习编程语言和理论,还要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实战技能。 文章以作者在新学期第一天上课前与学生的合影为引子,强调了新学期的开始和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作者作为教师,将面对来自自动化学院和吴健雄学院的不同学生群体,这两个学院的学生都将面临编程基础课程带来的挑战,需要适应这种注重实践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 这篇文章的核心知识点是: 1. 学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时,学生需要从传统的听课式学习转变为参与式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 2. 双轨制教学模式结合了授课与项目实践,强调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3. 课程评估侧重于项目成果和个人贡献,反映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视。 4.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未来的工程学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