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尼罗罗非鱼耐寒选育研究:三代性能比较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99MB PDF 举报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选育研究" 这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对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进行耐寒性能选育的过程和成果。研究采用了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法,即以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自然种群为起点,通过连续几代的繁殖和筛选,以提升其耐寒和生长性能。首先,建立了一个基础群,由1180尾鱼组成,选留率为30.50%。接着,经过第一代(P0)的选育,选留了292尾鱼,保持雌雄比例为1:1,选留率为16.48%。在P1代,选育出10个家系,每个家系保留80-100尾,选留率约为25%,核心群规模约为400尾。 在核心群的基础上,研究者运用巢式配对方法对P1代和P2代进行配对,以增加遗传多样性并确保选育效果。P1代配对成功率为48.41%,产苗135550尾;P2代的配对成功率稍有下降,为46.13%,产苗30400尾。这一过程旨在优化基因组合,以期望得到更耐寒且生长快速的后代。 通过对P1和P2代的耐寒和生长性能的评估,结果显示,平均半致死温度分别降低了7.88%和13.98%,平均相对存活率提升了21.52%和26.35%,平均生长速度提高了9.77%和18.90%。其中,表现最佳的家系在耐寒和生长性能上尤为突出,半致死温度降低幅度更大,存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提升也更为显著。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罗非鱼作为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其耐寒性较弱,限制了其在我国广泛地区的养殖。通过选育,能够培育出更适应低温环境的罗非鱼,减少越冬期间的死亡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提高产量,对我国水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还为其他鱼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展示了选育技术在改善鱼类适应性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