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利用:实例解析与数字化转型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2.62MB PPTX 举报
专题二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一 客观题)着重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新闻类文本中客观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这类题目通常采用四选一的形式,旨在测试考生能否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区分事实与观点,以及从多个信息源中找出关键点。 在第一部分的例题中,讨论了文物保护的观点。题目提到一些博物馆倾向于将文物封闭在库房中以保护,但作者引用浙江省博物馆的例子,指出文物的使用和展示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方式。古琴作为例子,表明文物只有在被使用时才能保持力学平衡,防止损坏。同时,文中强调了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如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项目,通过减少游客对洞窟的直接接触,有效缓解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错误选项C的解析指出,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会导致壁画的老化,而不是降低。这提示考生在做选择时要仔细阅读原文,避免误解或断章取义。 第二部分的内容转到了历史城市开封,提到开封曾有多个别称,如东京和汴京,这可能是后续阅读材料中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话题。在阅读这类文本时,考生需要了解并理解城市的历史变迁,可能涉及到的考古发现、文化传承或者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总结来说,这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要求考生具备快速阅读、精准定位信息、并能对比分析不同文本段落的能力。在解答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还要注意细节和潜在含义,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同时,题目也反映了现实中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科技在解决此类问题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