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热通量气候计算方法及分布特征探究

需积分: 34 1 下载量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261KB PDF 举报
"中国土壤热通量的气候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1994年)" 本文是中国1994年发表的一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土壤热通量的气候计算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分布特征。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土壤表层与深层之间的热交换情况,对于理解气候系统,尤其是土壤气候的形成,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基于北京等六个热平衡站(包括北京、上海、武汉、赣州、南宁、海口)的数据,通过比较五种不同的计算方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候计算的土壤热通量公式:Qs = 2.826・△θs - ed + 0.486・△T - 0.777。这里的变量△θs和△T分别代表土中5厘米与20厘米的温度差,以及地面与气温的差异。这个公式的相关系数为0.897,平均拟合误差为1.4wm-2。这意味着该公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反映土壤热通量的变化。 利用这个公式,研究人员计算了全国215个气象站点的土壤热交换量,进而分析了其时空变化规律。这些结果揭示了中国各地土壤热通量的差异性和季节性特征,对于深入理解气候系统的动态和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数据。此外,论文还探讨了现有的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如布德科的方法、高国栋和陆渝蓉的地温曲线图解法、徐兆生的回归分析法,指出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不能直接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气候计算。 文章的贡献在于开发了一个更适合中国气候条件的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这对于填补土壤热通量数据的空白,提高气候研究的精度,以及为农业、环境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都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同时,这研究也强调了进一步积累和分析土壤热通量资料的重要性,以满足未来更深入的气候研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