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操作实战:初始化、插入等基础功能实现

需积分: 37 1 下载量 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37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讲解了顺序表在编程中的基础操作实现,涉及到线性表这一核心概念。线性表是一种数据结构,由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数据元素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1. **定义与类型**: - 线性表定义为有限个数据元素的有序序列,例如字母表或学生成绩列表。 - 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前后关系,每个元素有一个唯一的直接前驱和后继。 2. **特性**: - 表的长度(n)表示元素个数,n=0时为空表。 - 数据元素的同构性和不允许有缺项是线性表的重要属性。 3. **抽象数据类型(ADT)**: - ADTList 定义包括数据对象(如 ai,属于数据集合 D),数据关系(如相邻元素之间的链接),以及一系列基本操作,如初始化、求长度、获取和设置元素、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 具体操作函数: - `InitList(&L)`:初始化一个空的顺序表 L。 - `ListLength(L)`:返回线性表 L 的元素个数。 - `GetElem(L,i,&e)`:根据索引 i 获取 L 中的元素并将其存入指针 e。 - `PutElem(&L,i,e)`:在 L 的指定位置 i 插入元素 e。 - `LocateElem(L,e)`:查找元素 e 在 L 中首次出现的位置,返回其索引,否则返回 0。 - `ListInsert(&L,i,e)`:在 L 的索引 i 处插入元素 e。 - `ListDelete(&L,i,&e)`:删除 L 中索引为 i 的元素,并将结果存储在指针 e 中。 - 其他辅助操作,如 `PriorElem` 和 `NextElem` 分别用于获取前驱和后继元素。 4. **实践与应用**: - 实现这些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序的输入、编辑、调试和运行过程,提升编程技能。 - 通过上机作业1,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编程项目中,进一步巩固对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理解和操作算法的掌握。 本资源提供了实现顺序表基本操作的指导,强调了线性表的定义、存储结构及其关键操作的算法描述,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化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编程实践中的具体实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