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旋转的多重手性:微观理论探索

0 下载量 1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424K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探讨了核旋转中的多重手性现象,并采用了协方差密度泛函理论(Covaria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DFT)和三维倾斜轴启动方法(Three-Dimensional Tilted Axis Cranking, 3D-TAC)进行深入微观分析。在106Rh核中,研究发现存在两组不同手性的解决方案,一组具有负奇偶性,另一组具有正奇偶性。这些解决方案成功地再现了实验观测到的光谱以及B(M1)/B(E2)跃迁强度比,这为预测正奇偶性的手性带提供了证据。" 在核物理学领域,手性是指粒子或原子核的结构表现出左右不对称性,类似于物体与其镜像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CDFT,这是一种基于相对论的计算方法,它考虑了核子(质子和中子)与电磁场和强相互作用的耦合,从而更准确地描述了原子核的性质。3D-TAC则是一种模拟核旋转的方法,通过引入一个倾斜的旋转轴来模拟实际核物理过程中的复杂动态。 在106Rh核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两种不同手性的解决方案,它们分别对应于负奇偶性和正奇偶性状态。负奇偶性的手性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匹配实验数据,包括光谱特性和B(M1)/B(E2)跃迁强度比。B(M1)和B(E2)分别代表核磁矩跃迁和电四极矩跃迁的强度,它们的比值可以揭示核结构的信息,如角动量分布和形状对称性。实验中观测到的B(M1)/B(E2)比与理论计算相一致,表明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论文进一步指出,负奇偶性的手性解的成功再现强烈暗示着可能存在未被探测到的正奇偶性手性带。这种预测为未来实验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可能揭示出更多关于核手性的新奇现象,深化我们对原子核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的理解。 这项工作在核物理学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通过结合CDFT和3D-TAC,科学家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微观角度研究核旋转中的手性现象,不仅验证了已知的手性行为,还预测了新的可能性,这对核结构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