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巷道底板动载冲击矿压控制策略与机理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372KB PDF 举报
"深井上山巷道底板动载诱发冲击矿压控制技术"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深井上山巷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大挑战,尤其是由于底板动载引发的冲击矿压问题。该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生产中断。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技术和防范措施。 首先,研究指出,在静载作用下,上山巷道底板承受的压力为38.27 MPa,垂直位移达到156.38 mm,塑性区深度为4 m。然而,当动载扰动介入时,这些参数显著增加,底板水平应力增大约8.96 MPa,垂直位移增至266.92 mm,塑性区深度加深2 m,显示出强烈的冲击矿压征兆。这表明动载对底板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它能加剧原本由高静载产生的应力状态,形成动静载叠加的冲击矿压诱因。 利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揭示了煤柱区在动力扰动下的行为。在极限状态下,煤柱区的应力增加,导致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触发底板冲击矿压事件。这种“高静载主导—强动载诱发”的机理揭示了深井冲击矿压发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还采用了微震监测系统进行现场监测。微震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微震监测是评估矿压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能够实时监控井下环境,预警潜在的冲击风险。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提出了四点针对性的动力灾害控制措施: 1. 合理布置巷道:设计合理的巷道布局可以分散和缓解底板应力,减少冲击矿压的发生概率。 2. 局部措施:实施如锚固、支撑等局部加固措施,增强底板和煤柱的稳定性。 3. 降低动载荷传递:通过优化采矿方法和工艺,降低动载对底板的影响,如采用低动载的爆破技术。 4. 避让法:在预测到可能发生冲击矿压的区域,提前规划避让路径,避免直接穿过高风险地带。 这些控制策略旨在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采矿工艺和监测技术,为深井上山巷道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预防和控制底板动载诱发的冲击矿压,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持续稳定运营。该研究对于千米深井的冲击矿压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