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件照片的分级压缩技术探究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9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2.38MB PDF 举报
"身份证件照片分级压缩研究" 在图像处理领域,身份证件照片的压缩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数字证件制作、证件照片检索和储存等多个环节。传统的图像压缩算法,如JPEG,虽然广泛应用,但可能无法满足证件照片压缩的特殊需求,如高压缩率和高质量的恢复图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压缩方法——分级压缩,该方法是在JPEG 2000标准基础上,结合证件照片的特性进行优化设计。 分级压缩算法由五个主要步骤构成。首先,进行图像预处理,这通常包括对图像的增强和预处理操作,以便更好地突出证件照片中的重要特征。接着,通过边缘检测和肤色模型分析,确定图像的三级区域,这有助于区分和压缩图像的不同层次细节。随后,采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析,小波变换能有效地捕获图像的局部特征。在小波系数层面,实施分级去尾数操作,这是一种量化策略,可以减少数据量而不显著影响图像质量。最后,使用改进的EBCOT(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al Truncation)编码,这是一种基于位平面的算术编码方法,能够高效地编码和传输压缩后的数据。 EBCOT编码的核心在于位平面编码,它将去尾数处理后的小波系数按位排列,然后对每个位平面进行MQ(Modified Quantization)编码,这种编码方式可以实现熵编码,以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编码完成后,这些编码值被组合成一个连续的码流,适合于存储和传输。 文章结构清晰,首先介绍了分级压缩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背景,接着展示了实验结果,并将其与其他常见的压缩算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分级压缩在压缩率和图像恢复质量上的优势。最后,作者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现存的问题。 关键词:JPEG 2000,小波变换,分级压缩,去尾数,算术编码 这篇硕士论文出自上海大学,由张建军撰写,导师为朱秋煜,专注于研究身份证件照片的高效压缩技术,为数字证件处理和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