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知识观:回归与重构的双重趋势

0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019KB PDF 举报
"回归与重构: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再与陈丽教授等商榷"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知识观的演变,特别提到了“回归论知识观”和“重构主义知识观”。回归论知识观是由陈丽教授等人提出,它强调在网络时代,知识正经历一种回归,从精加工的符号化信息回归到人类的全面智慧,包括直觉、经验等非形式化的知识。这一观点揭示了知识的网络化和整体性,但可能过于抽象,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文章引入了重构主义知识观,这是对智能时代知识变化的一种补充。在人工智能,尤其是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的影响下,知识的形态和重要性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硬知识(如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地位下降,而软知识(如原理性知识和与个人紧密相关的知识)的重要性提升。这反映了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记忆积累转向即时查询和人机协作。 文章指出,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发展,未来的学习模式可能会演变为人机合作学习,形成所谓的“复合脑”。在这种模式下,人类不再依赖传统的记忆和理解,而是通过与AI的交互来获取和处理信息。联通性的概念虽然重要,但其核心价值可能在于建立连接而非简单的信息传递,零存整取式学习——即按需获取和整合信息——将变得更加重要。 作者王竹立教授还提到,随着这种变化,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也需要更新。例如,外语知识的重要性可能相对下降,因为AI可以提供多语言翻译服务;而本土语言知识和与个人密切相关的知识将更受重视,因为它们与个体身份和情感连接紧密。此外,学习过程将更加注重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情境理解,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 文章通过对回归论知识观和重构主义知识观的比较分析,描绘了智能时代知识观的双向发展趋势,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强调了适应新技术环境下的知识重构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