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基线与InSAR技术:影响、挑战与解决方案
需积分: 50 1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9.95MB PDF 举报
雷达干涉测量学(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通过比较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雷达回波图像,以检测地表形变的高精度地球观测方法。它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地壳运动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时间基线在InSAR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时间去相关问题是影响干涉成像质量的关键。由于微小的地表形变可能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如地震后的形变,需要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观测,以获取差分干涉图像。这可能导致在两次成像之间,地表条件(如电物理特性、植被覆盖)发生变化,影响干涉图的相干性,从而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地震前后地表覆盖的变化尤其突出,这对变化检测和差分干涉技术提出了挑战,需要权衡数据获取的时间间隔与减少干扰的需要。
其次,相位解缠是另一个关键步骤。为了提取变化信息,需要先对一幅干涉图进行解缠,消除地形的影响。这可能依赖于已有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但即使如此,得到的形变干涉图仍可能存在缠绕。此时,需要人工计算相位的周期数,以确保精确度,这通常参考文献如Massonnet (1993)的方法。
大气延迟也是影响InSAR结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和电离层状态随时间变化,导致不同时间的SAR观测会有不同的相位贡献,从而引入不确定性和误差。解决策略包括选择长基线的干涉对、使用波长远的SAR系统,或者通过多次重复观测取平均值来减小这种影响,如Zebker (1997)和Ferretti (2001)的研究所示。
尽管InSAR技术理论上能提供地表形变的高精度测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这些复杂因素,实际效果与理论预测可能存在差距。例如,通过在工程中设置角反射器可以缓解时间基线过长导致的去相关问题,而在精密监测中,可能会采用更高级的技术手段。本书以雷达遥感基础知识为起点,深入讲解了InSAR的基本原理、信号处理、数据获取与处理、复数INSAR影像处理、高程提取、立体视觉等关键技术,旨在为测绘、遥感、地质、自然灾害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理解和参考资料。随着技术的发展,InSAR技术将继续在地球观测和科学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143 浏览量
2022-08-08 上传
2021-03-26 上传
2023-12-23 上传
2021-03-14 上传
2022-06-07 上传
MICDEL
- 粉丝: 36
- 资源: 3946
最新资源
- 大学生创业实训体会
- arcolinuxd-iso-dev
- ical-generator:ical-generator是一小段代码,可生成ical日历文件
- 清华同方电脑bois ip41m v1.0
- sparta-clb:MapleStory Europe的无客户端机器人
- Download Procreate For PC [Window 10]-crx插件
- 打造团队领导力DOC
- tarch-based-volatility-model:基于 T-GARCH 的非对称金融过程波动率模型。 这个 repo 包含我正在为我的硕士论文开发的研究代码
- MindShare_PCI Express Technology 3.0.zip
- 电信设备-基于傅立叶梅林变换和最大互信息理论的图像配准方法.zip
- Multimedia_Library:ENSAte GI2中的Java项目
- 任务2-K均值
- Granola:美味造型的基础
- TCP中上报与监听线程动态库.zip
- redis-desktop-manager-0.9.3.817.zip
- java简易小游戏.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