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器的多孔硅全光调制器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15MB PDF 举报
"基于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多孔硅全光调制器的研究论文"
本文详细探讨了一种利用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配置的基于多孔硅的全光调制器。这种调制器设计的关键在于其非对称性,它由两个具有等分耦合比的耦合器和两条不等长的臂组成。其中,多孔硅(PS)波导作为非线性元件仅放置在MZI的一条臂上,而另一条臂则是一段短光纤延迟线。
文章信息显示,该研究于2014年8月5日提交,经过修订后于同年10月5日再次提交,并于10月25日被接受,最终于10月31日在线发布。关键词包括非线性光学、多孔硅波导以及全光调制。
在实验中,研究者同时在输入端口注入脉冲泵浦波和连续探针波。这样的设计旨在利用多孔硅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当泵浦波在PS波导中引发非线性效应时,会改变光的传播特性。由于非对称的MZI结构,两条臂上的光路长度不同,这会导致光程差,从而影响干涉效果。当泵浦光强度变化时,PS波导内的非线性效应会改变通过MZI的探针光的相位,进而改变输出光的强度,实现全光调制。
多孔硅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如高的光吸收系数和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光子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例如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四波混频(FWM),是实现高效全光调制的关键。在该调制器中,非线性效应使得光信号可以被光信号自身直接处理,无需转化为电信号,这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全光调制可以避免电子瓶颈,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此外,利用短光纤延迟线的臂可以调整干涉相位,优化调制性能。通过精确控制臂的长度差,可以精确地控制调制深度和响应速度,从而适应不同的光通信需求。
这篇研究论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多孔硅全光调制器的设计与工作原理,为全光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可能推动未来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调制器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使得它在光学数据处理、光开关和光计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020-01-07 上传
2021-02-21 上传
2022-07-14 上传
2021-02-13 上传
2021-02-21 上传
2021-02-10 上传
2021-02-10 上传
2021-02-10 上传
2021-02-05 上传
weixin_38672731
- 粉丝: 5
- 资源: 952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