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复杂储层识别与物性模型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5MB PDF 举报
"梨树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有效储集层研究 (2013年)" 这篇论文探讨了梨树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储层的特性及其识别方法,针对的是高泥质含量、低渗透率的复杂岩性储层。作者王地举通过分析测井、岩心及试油试采数据,提出了一系列模型来解决储层识别的挑战。 首先,论文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岩性识别模型,这是针对水下扇等沉积体中复杂岩性的识别工具,旨在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其次,为了校正泥质含量的影响,作者提出了泥质含量校正模型,这个模型有助于更精确地评估储层的物性。再者,论文还发展了一个包含泥质含量参数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由于泥质含量导致的物性变化。此外,动态电阻率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使得在电阻率高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识别油层、干层和水层。 在梨树凹油田的应用中,这些模型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根据试油资料,油、水、干层的解释准确率达到了88.24%,这显著提高了储层识别的效率,初步解决了研究区域有效储层难以识别的问题。这对于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潜力挖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梨树凹油田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地质构造复杂,储油层主要为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地层水矿化度高,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无法有效区分渗透层,而声波测井曲线在高泥质含量环境下解释物性困难。此外,油层、干层和水层的电阻率范围重叠,增加了油层识别的难度。由于这些挑战,油砂体的面积难以准确评估,注采对应性和地层能量补充成为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论文中详细介绍了研究区的沉积特征,例如水下扇的形成,以及相关井的数据分析,如泌130井和泌342井等。这些数据和分析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篇论文是关于复杂岩性储层识别技术的一次重要探索,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油田开发具有广泛的借鉴价值。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低渗储层,从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