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换技术解析 - 计算机网络基础
需积分: 9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943KB PPT 举报
"分组交换的原理-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核心。网络主要由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构成,其中计算机网络是发展最快、作用最为显著的部分。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它已经从最初的科研教育网络转变为全球性的商业网络,成为仅次于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
分组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它的出现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的军事需求。相较于早期的电路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更加高效且灵活。在电路交换中,通信双方需先建立专用的物理通路,而分组交换则将长报文划分为多个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分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同用户的数据可以共享通信线路,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同时也允许动态路由选择,使得网络更适应变化的需求。
在分组交换的过程中,每个分组都会携带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控制信息,可以在网络中独立地选择路径传输,到达目的地后,这些分组再按照原始顺序重组,恢复成原始报文。这种方式降低了对网络资源的占用,并能有效应对网络拥塞,因为它允许网络节点根据当前状况调整分组的传输速率。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例如TCP/IP协议族的制定,它定义了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UDP协议,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此外,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也对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提供了理论框架,它将网络通信功能分为七层,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任务和服务,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是衡量其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带宽(网络数据传输的速度)、时延(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时延带宽积(网络容量的度量)和往返时延(RTT,从发送数据到接收到确认的时间)。理解这些指标对于优化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在应用层,客户-服务器模型是常见的通信模式,客户发起请求,服务器提供服务。这种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互联网服务,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浏览,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传输等。
分组交换原理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它与标准化工作、网络性能指标、体系结构以及应用层的通信模式共同构成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概念。这些知识不仅对理解网络的运作原理至关重要,也为网络的设计、管理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245 浏览量
2025-01-04 上传
2025-01-04 上传
2025-01-04 上传
2025-01-04 上传
杜浩明
- 粉丝: 16
- 资源: 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