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聚类方法:层次聚类策略

需积分: 12 3 下载量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953KB PDF 举报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层次聚类方法在基于对象相似性度量进行最优同质化群体划分中的应用。作者Stephen C. Johnson提出了一种将层次聚类系统与特定距离度量对应的方法,该方法生成的聚类既快速又在数据的单调变换下保持不变。文中介绍了两种聚类方法,一种倾向于形成最优连接的聚类,另一种则倾向于形成最优紧凑的聚类。这些技术在多领域的对象分组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需要识别具有相似关系的对象群组时。"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是一种数据分析技术,用于将数据集中的对象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这个结构可以表示为树形图,也称为“聚类树”或“ dendrogram”。在这个过程中,对象首先被视为独立的单个聚类,然后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逐步合并或分裂,以形成更小或更大的聚类。这种方法允许研究人员以递归的方式理解数据结构,从最细粒度的相似性到更广泛的聚类。 文中提到的“最优连接”(Optimally Connected)和“最优紧凑”(Optimally Compact)是两种不同的聚类策略。最优连接方法,也称为最大连接法(Maximum Linkage),在合并聚类时考虑两个聚类间最不相似的元素距离,这样形成的聚类具有较长的“枝条”,意味着它们包含的对象间差异较大,但整体聚类间的距离较远。相反,最优紧凑方法,例如最小连接法(Minimum Linkage)或平均连接法(Average Linkage),更关注于内部元素的紧密程度,倾向于创建内部相似性高、对外部相似性低的聚类。 在实际应用中,层次聚类有多种优势。首先,它可以提供对数据的直观可视化,揭示数据的层次结构,帮助识别潜在的类别。其次,由于其不依赖于预先设定的聚类数量,它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数据集。最后,它对于数据的非球形分布和异质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然而,层次聚类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它通常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尤其是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此外,选择合适的相似性度量和聚类策略对结果有很大影响,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导致显著不同的聚类结果。最后,一旦构建了层次结构,就难以调整聚类,因为它通常是不可逆的。 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层次聚类已被广泛用于数据挖掘、市场细分、基因表达分析等任务。例如,在生物信息学中,基因表达数据的层次聚类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共表达模式;在市场营销中,客户数据的层次聚类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以便进行精准营销。 层次聚类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通过建立数据对象的层次结构来揭示其内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理解和应用“最优连接”和“最优紧凑”的策略,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数据集的结构,并做出基于聚类的决策。然而,正确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需要对数据特性有深入的理解,并可能需要尝试和比较不同的聚类方案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