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PLD与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与应用

0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409KB PPTX 举报
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LDs)是一种高度灵活性和定制化的设计解决方案,它在电子工程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PLDs主要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通用型PLDs,如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由制造商设计,目标是满足广泛用户的需求,适合大量生产,但前期研发投入较大。相比之下,专用型PLDs针对特定用户需求进行定制,虽然单片成本高,但因其几乎无需前期设计投入,综合成本在小批量生产时更具竞争力。 PLD的具体类型包括: 1.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PLA集成了“与”阵列和“或”阵列,两者都可以进行编程,这种灵活性使得它能解决包括三变量逻辑在内的复杂问题,并且通常是一次性编程,不支持重复使用。 2.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采用熔丝结构,其“与”阵列是可编程的,而“或”阵列则是固定的。PAL支持多种输出形式,如三态、反馈和触发器,但不能同时具备所有特性,也是一次性编程。 3. 通用阵列逻辑(GAL):GAL在与阵列编程方面类似于PLA,但“或”阵列通常是固定的,除非特定型号提供了可编程选项。GAL利用E2PROM和CMOS静态RAM技术,允许有限次重复使用,输出形式较为统一。 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PLD的进化,FPGA规模更大,拥有更多外部引脚和内部资源,可以支持数十万逻辑门,甚至构成独立子系统。其内部包含RAM结构,允许上电时下载和修改逻辑设计,但断电后会丢失配置数据。 5.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PLD与FPGA类似,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丰富的资源,适用于处理更为复杂的逻辑设计。它们提供了高级的编程灵活性,但同样存在上电操作后配置信息丢失的问题。 总结来说,这些PLD器件根据功能和应用场合的不同,各有优缺点。它们不仅在电子设计中实现了逻辑功能的高效实现,而且在定制化和灵活性方面满足了工程师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从简单的逻辑功能到高度复杂的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