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两个有序链表序列的交集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255KB DOCX 举报
"02_1951096_蓝笙聆1" 这篇文档是关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一个项目,目标是实现两个非降序链表序列的交集。项目涉及的功能分析、设计思路、数据结构选择以及类结构设计等关键环节。 1. 功能分析: 项目的功能主要是接收两个非降序链表序列S1和S2,通过算法找出它们的交集,并构造一个新的非降序链表S3。输入是两个由正整数构成的非降序序列,以-1作为序列的结束标志。输出是这两个序列的交集,以空格分隔,无多余空格,若无交集则输出"NULL"。 2. 设计: 2.1 数据结构设计: 选用链表作为基础数据结构,链表的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为了方便操作,添加了一个头结点,使得头部操作与其他节点的操作保持一致。数据类型使用通用的`string`,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输入。 2.2 类结构设计: 设计了两个抽象数据类型,即链表节点类(Node<T>)和链表类(List<T>)。这里使用C++的模板技术,以`struct`定义模板链表节点,包含数据(_data)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_next)。链表类(List<T>)通过嵌套的方式包含了链表节点类,以实现链表操作。 2.3 成员与操作设计: - `Node<T>` 结构体包含了数据成员`T _data`和指针成员`Node<T>* _next`,以及构造函数。 - `List<T>` 类包含了私有成员`Node<T>* _head`(表头结点)和`int _len`(链表长度),以及一系列公有成员函数,如访问第n个节点的数据、插入数据、删除节点、查找数据位置、获取链表长度、判断是否为空、修改节点值和打印链表等。 2.4 系统设计: 系统启动时,会调用`opening()`函数初始化屏幕,接着使用`insert()`函数将用户输入的两个链表序列S1和S2插入到对应的链表对象中。接下来,将执行计算交集的算法,创建新的链表S3,最后输出交集结果。 在实际实现中,需要考虑效率,可能需要采用迭代或递归的方法来寻找两个链表的交集,同时要确保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会过高,以满足高效性要求。此外,还需要对输入进行有效性检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